春季,氣溫開始逐漸升高,晝夜溫差大,天氣變化頻繁,是水産動物防病促長,提高成活率和品質的關鍵時期。爲此,我們整理了春季水産養殖的幾個要點,供廣大養殖戶參考使用。
一、做好清塘消毒
需要改造的池塘應抓緊時間完成池塘改造和清理,對原有的養殖池塘做好清塘消毒工作,徹底清淤、清雜、曬塘。可選用消毒劑全池潑灑,消滅池塘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。
二、做好水質調控
春季溫度變化大,通過控制池塘水的深度,能夠調控好水溫,爲水産動物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。注水不能夠一次灌滿,應該按照由淺到深逐步添加,保證水産動物能夠更好的适應溫度的變化。一般每間隔10天-15天加水一次。養殖池塘要按時施肥,有機肥料必須充分發酵和消毒,做到少施、勻施、勤施,晴天上午施肥好,不在陰天、雨天施肥。
三、做好種苗放養
放養種苗要求數量充足、規格大小合适、體質健壯、無病無傷,根據不同魚種的生物學和環境适應特性,在水溫适宜時進行苗種放養,同時注意控制密度,避免發生因密度引發的脅迫性疾病,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每平方米不超過700尾,堅持從良種場或聲譽好的苗種繁育場引進苗種,盡可能索要檢疫證明。
四、做好飼料投喂
經過一個冬季,魚體中儲藏的能量大量被消耗。水溫一旦上升到10℃以上,若發現水面有小面積渾濁,說明魚已經開始攝食,但此時魚處于饑餓狀态,機體的各項機能尚未完全恢複,應該少量投喂飼料,并随看水溫的上升逐漸增加投喂量。應選擇優質的人工配合飼料,根據氣候條件、水質、養殖階段及健康狀況及時調整每天飼料投喂量,低溫期和高溫期不宜投喂過多的飼料防止水質發生變化。
五、做好疫病防控
随着氣溫、水溫明顯升高,病原生物開始活躍,易導緻病害多發,應加強管理,做好病防工作。對從外地,特别是前兩年有疫病或流行性病害發生的地方引種的,應索要檢疫證明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。